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一方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定考专委会副主委、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医学人文分会会长等。
王夫子
王夫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教授,1995年开创全日制殡葬职业教育,迄今毕业了近万名殡仪专业学生,全国各地的殡葬服务单位都有他们的身影,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殡葬改革。著述有《殡葬文化学》、《殡葬服务学》、《殡葬心理学概论》、《中国殡葬教育十年(1995—2005年)》、《殡葬礼仪实务》、《殡葬哲学与人生》、《广东殡葬六十五年(1950—2015年)》(正在出版中)、《中国殡葬大典》(350万字,正在出版中)等,发表论文多篇 。先后获得"湖南省教育名师"、"全国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称号。
王云岭
王云岭,男,《华人生死学》副主编,执行主编。山东滨州人,人文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学系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生死教育、安宁疗护、人文医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等多项科研、教研项目。在《伦理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科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伦理学》等期刊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出版专著《现代医学与尊严死亡》《参悟生死》,参加编写教材14部。学术兼职有: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卫健委“山东省老年人心理关爱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委、青年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公共卫生学组副组长等。
王玉梅
王玉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病房主任,辽宁省和沈阳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首席专家,中英联合. 全民生命末期质量照护(QELCA)认证培训师,全国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辽宁省安宁疗护培训基地、沈阳地区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指导中心、沈阳地区缓和医疗专科护士培训中心负责人。2019年荣获“中国肿瘤姑息与支持治疗感动中国奖”。学术任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常务、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常委、辽宁省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科研方向:晚期肿瘤安宁缓和医疗,心理照护,灵性照顾。主持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安宁疗护基本服务规范》,是多部国家级及省级规范标准的评审专家。
王玉琼
王玉琼,泰国清迈大学护理硕士、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曾担任:四川大学华西二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安琪儿控股集团护理质量与管理部总监;西囡妇科医院(锦欣生殖)指导专家。承担过华西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研究生及本科、大专的“护理理论”及“妇产科护理学”、“护理专业英语”、“护理导论”等课堂授课,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现任:西囡妇科医院(锦欣生殖)指导专家;现兼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负责研究课题13项、主编副主编教材10本,发表论文80余篇。
王国雨
王国雨,男,哲学博士,现为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儒家哲学与生命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致力于儒家丧祭之礼的研究。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浙江省儒学学会理事。近年来先后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出版专著《早期儒家<诗>论及其哲学意义》等,部分论文获《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
王治军
王治军,男,廊坊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大学生命教育组委会理事、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廊坊儒学会副会长、廊坊市教育局兼职教研员。长期从事中西生死哲学、中西生命伦理比较、传统殡葬文化教学,现从事中西政治思想史教学,发表论文20多篇。
王晓葵
王晓葵,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名古屋大学学术博士(Ph.D)。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灾害人类学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研究方向包括灾害人类学、民俗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战争及灾害记忆等。
王琛发
王琛发 (Ong Seng Huat) ,男,马来西亚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嘉应学院“广东省海外名师”特聘教授,马来西亚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特聘教授;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院士委员会主席-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兼职马来西亚东西方生死学基金主席,私营墓园总商会会长。
王思琛
王思琛,女,哲学博士。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教学部副主任、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护士资格认可委员会委员。有多年临床工作、管理及教学经验。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0多篇;编写出版书籍多本;曾获得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优秀论文一等奖;参与的项目曾获省级及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研究方向:护理临床教学及管理、生死教育。
邓涤
邓涤,男,医学硕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学近三十年,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专业方向为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和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现担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疼痛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姑息治疗学组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疼痛诊治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叶振华
叶振华,男,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社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事业拓展部副主任、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十四五”中医护理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学术传播体系建设运营负责人,管理和运营护理学术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中西医结合护理》两刊,中国护理学预印本平台(ChinaXiv-NursRxiv)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案例库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
丛亚丽
丛亚丽,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工作,同时也进行医师职业精神,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以及公共卫生伦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现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兰霞萍
兰霞萍,高校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昌大学博士后、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委员会监事、江西省普通高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研究,先后在《当代教育科学》《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教育与职业》等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7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或参与编撰论著3部。
朱明霞
朱明霞,《华人生死学》主编。护理教育硕士,管理哲学博士,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护理理论、护理教育与管理、生死教育、老年慢病护理及相关健康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工作。承担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工作局委托项目《澳门长者长期照顾服务需求评估》首席研究员,主持由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澳门基金会、澳中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USTRALIA-CHINA RELATIONS)等机构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在《Nurse Education Today》,《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BMC Palliative Ca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中华护理教育》,《澳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澳门高等教育杂志》等期刊发表署名文章40余篇。出版及参编书籍主要有《生命如歌》、《Measuring Caring》等。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首任会长,澳门护理教学学会副会长,澳门护士学会理事、广东省护理学会灾难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现代护理教育与研究杂志》编委、《澳门护理杂志》副主编等职务。目前承担WHO失智症照顾者在线教育支持平台(iSupport):澳洲和大中华地区多中心合作研究-澳门项目负责人,全面推动华人生死研究及生死教育大众化。
刘谦
刘谦,女,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数项,在《清华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
江文诗
江文诗,女,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和分配服务中心特聘教授兼科委会主任;主要领域为器官捐献和移植临床与政策研究;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器官和组织捐献专委会秘书长、欧盟中欧器官捐献领导力输送计划中方秘书长;曾获国际移植协会2022年会科学奖;欧洲器官移植协会2019年度Peter Moris奖;代表作:《Brain death,Organ Donation & Transplantation-The Precious Gift of Restoring Life》(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欧器官捐献管理》(中国科技出版社),组织编写《器官捐献家属沟通专家共识》并获2021年STAR中国指南共识透明奖,发表中英核心期刊学术文献40余篇,受邀发表国际学术演讲150余次。
安友仲
安友仲,男,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重症医学学系主任。一直从事临床医学中的外科与重症医学专业,在临床医疗工作领域有所心得。业余爱好广泛阅读,在哲学、历史、文学诸领域略有兴趣及涉猎。
Faye Gao (Yifei)
Faye Gao (Yifei), female, Work: Clinical Nurse Consultant at the Alfred Health (Australian). Professional field:Diabetes Education\Emergency Nursing \Palliative Care \Service coordinating for elders with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verse (CALD). Concurrent Academic Posts:Member of Australian Educators Association.
李玲
李玲,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导,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卫健委老年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特聘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副主委,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QELCA培训师,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兼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常委、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河南省抗癌协会青理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安宁疗护临床技能培训基地负责人,郑州市安宁疗护质控中心主任/郑州市老年医学质控中心主任。代表性成果:2021 年,主持完成并发表我国首部《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基本用药指南》。
杨足仪
杨足仪,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蒙古国研究生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中心研究员。出版《西西弗斯的石头》、《脑科学的心灵哲学维度》、《死亡哲学》、《死亡哲学十二讲》、《中国心灵哲学论稿》等著作(第三作者)。2018年,《死亡心理学》韩文版出版(博而精出版社)。
何仁富
何仁富,《华人生死学》副主编。四川平昌人,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现代新儒家及儒家生命学、生死学及生命教育的研究。出版《爱与生死》《道德与生命》《生命教育十五讲》《准备与告别》《西湖生死学》《生命教育的思与行》等著作十余部,主编大陆简体字版《唐君毅全集》,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医学伦理学》《四川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开发省级在线一流课程《西湖生死学》《向爱而生》,开设《了凡四训的生命智慧》《论语生命学》等特色生死教育课程,“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2018),“理念·课程·实践: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十五年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兼任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何鍾建
何鍾建,男,副教授,在澳洲悉尼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取得健康科學博士學位(老人學及睡眠科學專業),現任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院院長及澳門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總監。曾在澳門城市大學成立創新社會工作系、全球健康觀察中心及澳門健康生活研究中心,並任系主任及中心主任。曾擔任多項由澳門基金會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支持的有關公共衞生及健康發展的研究項目負責人, 獲2019年 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工作局委托擔任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社會服務發展調查研究擔任項目負責人。獲頒國際金匙榮譽學會傑出青年學者。研究領域包括「兒童健康及發展」、「老齡化與健康」、「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慢性疾病預防與管理」、「失智症與社會支援」、「體力活動」、「睡眠生理與病理」以及「職業健康和風險」等。
张方圆
张方圆,女,浙江传媒学院讲师、伦理学在读博士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研究领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生命伦理。任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著作及论文有《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合著)、《学生心理危机立体干预机制探究》等。曾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
张永超
张永超,男,《华人生死学》副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辅仁大学博士后研究。2011-2018任职于郑州大学哲学系,2018年9月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等7项。论著获省厅级优秀成果奖4项。担任哲学系本、硕、博5门主干课程主讲教师。出版专著《经验与先验:张东荪多元认识论问题研究》、《仁爱与圣爱:儒家与基督教爱观之比较研究》、《生命与尊严》、《比较视阈下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转型问题研究》、《天人之际:儒道天人观新论》、《人文关怀论》、《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仁爱与圣爱:儒家道德哲学与基督教道德哲学之比较研究》等著作。研究方向侧重于中西思想比较、知识论与伦理学、生死问题与生命教育等。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哲学与文化月刊》《哲学分析》《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南国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系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发起和组织者之一,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编《中国当代生死学研究》、《向死而生:生命教育读本》,同时也是“秋叶静美-生死学丛书”(6册)的副主编。
陆杰华
陆杰华, 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理事、北京市人大常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老龄健康、老龄公共政策等。
陆晓娅
陆晓娅,女,高级编辑,退休前在中国青年报社工作,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1991年创办“青春热线”,带领志愿者团队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曾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工作委员会委员。2008年退休后创办公益机构,服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2012-201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参与生前预嘱推广(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并在全国为高校老师提供生命教育工作坊,2021年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泰康燕园安宁病房服务。近著有《影像中的生死课》(2016),《给妈妈当妈妈》(2021),《旅行中的生死课》(2022)。
林绮云
林绮云,女,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咨商系兼任教授、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兼任教授、社团法人台湾失落关怀与咨商协会荣誉理事长、社团法人中华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癌症防治协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顾问以及《华人生死学》期刊编委。担任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咨询小组委员、行政院心理健康促进及自杀防治会报委员,并担任各种学会、协会或基金会之要职,从事社会教育工作,推广心理健康、生命教育、悲伤辅导与自杀防治工作,不遗余力。
周宁
周宁,男,安宁疗护专家。
孟玲
孟玲,女,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青年英才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死亡话语。代表作:中美死亡教育儿童绘本中“死亡”意义多模态建构的文化比较——《死亡是什么?》分析、坏消息告知的交际策略及其有效性、学生个体内部多声性与视角转变——高校生死教育课考察等。
胡宜安
胡宜安,男,哲学硕士,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生命教育,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社会发展哲学及生死学研究。主持国家精品在线公开课及一流本科课程《生死学》,主持和参与国家及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余篇,著有《现代生死学导论》《遗忘与难忘》。兼任“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及周边地区安宁疗护协作网络专家顾问。2015年度广州市优秀教师。
钮则诚
钮则诚,男,台湾铭传大学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华人应用哲学学者,中国哲学会监事长、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著作:《生死学》、《医护生死学》、《医学伦理学──华人应用哲学取向》、《护理生命教育──关怀取向》、《殡葬学概论》、《殡葬生命教育》、《殡葬伦理学》、《学死生──自我大智教化》、《新生命教育──华人应用哲学取向》、《新生死学──生命与关怀》、《宇宙与人生──大智教的贞定》。
施永兴
施永兴,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安宁疗护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曾担任过多家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世界卫生组织社区老年保健合作中心临汾医院合作基地主任、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与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老年护理医院实用手册》,《安宁护理与缓和医学》,《让生命享受最后一缕阳光》,《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老年护理理论与现代老年护理实践》,《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缓和医学理论与生命关怀实践》,《临终关怀学概论》,《阳光下的告别——安宁病房感人故事》,《护理院医养结合与管理指南》等多部专著。
祝畹瑾
祝畹瑾,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80年代开始致力于将社会语言学引进中国,并在本土开展该学科的实证研究。主要学术成果包括《社会语言学译文集》(1985)、《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2013)等。现为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顾问、《语言学研究》顾问,大力支持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生死学研究。
秦苑
秦苑,女,肿瘤科主任医师,自2017年起担任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安宁疗护科主任,带领跨学科团队开展生命末期患者的整体照护工作。社会兼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志鹏
徐志鹏,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宁波“甬江引才工程”创新个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三届青年学组委员、肿瘤麻醉学组委员,中国心胸麻醉学会创新与推广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区域麻醉学分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十届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研究学组委员,浙江省妇儿麻醉联盟常务理事。麻醉学核心期刊《临床麻醉学杂志》和《国际麻醉与复苏》的青年编委,并担任多个国际SCI学术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的审稿人。
高一虹
高一虹,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死亡话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死亡话语’及发展考察”(19AYY001)。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2022-)。代表作《死亡话语类型与社会变迁探索》(《外语研究》2019年2期)。
谈唯佳
谈唯佳,女,讲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Factor-Inwentash社会工作学院博士候选人、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社工。研究和实务关注于殡仪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和移民研究。在加拿大华人长者研究与教育中心(Chinese Age-well Research and Education)担任研究负责人,也是“知行易径”(Strategies & Skills Learning & Development)系统全球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并在济南市第二殡仪馆、济南市生命教育基地“爱·莲说”担任生命教育百人讲师团讲师;在Factor-Inwentash社会工作学院参与教授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实习督导。参与主持数项加拿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并为中加两国的社工学生、教师和一线社工提供培训。
黄瑜
黄瑜,南昌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东南大学哲科系伦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伦理方向博士后,现为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生命教育研究。广东省伦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从事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十余年,相关代表作主要有《黑格尔死亡观的伦理意蕴》、《黑格尔与海德格尔死亡观比较研究》、《黑格尔精神哲学中葬礼的伦理意义》、《“本己”抑或“他性”?——海德格尔与列维纳斯死亡观比较分析》等,相关著作主要有《旧俗与新风》(华龄出版社2020,独著)、《宗教生死书》(郑晓江主编,台湾华成图书出版2004,参著)。
符小丽
符小丽,女,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国际韩礼德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语料库话语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如下:1. Confrontation, Competition, or Cooperation? The China–US Relations Represented in China Daily’s Coverage of Climate Change (2010–2019). Critical Arts, 2022(1-2). 2. 基于语料库的“历史语篇分析”(DHA)的过程与价值——以美国主流媒体对希拉里邮件门的话语建构为例. 《外国语》,2018(2).
梁梓敦
梁梓敦,中國香港,現職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副總幹事,香港註冊社工,美國註冊安寧服務社工,死亡學院士,香港生死學協會會長,死亡節DEATHFEST創辦人。從事前線臨終關懷、哀傷輔導、生死教育工作15年,主持超過300集生死教育電台節目,出版1本生死教育著作及2本生死教育繪本。
尉迟淦
尉遲淦(Ywi Chi Kan),男,中國台灣,教授,博士生導師,尼加拉瓜太平洋大學殯葬事業管理研究所所長,中華殯葬教育學會理事長,生死學,殯葬學,臨終關懷,殯葬禮俗,殯葬倫理,殯葬生死觀,悲傷輔導,生命教育,生命倫理。中華禮儀師協會顧問,華人生死學與生死教育學會顧問。代表作:殯葬臨終關懷,禮儀師與殯葬服務,生命倫理,殯葬生死觀,生命教育研習手冊,悲傷輔導研習手冊。
彭小华
彭小华,女,独立学者、临终心理文化研究者/咨询师/作者/译者,翻译出版《最好的告别》、《好好告别》、《善终的艺术》,著有《学会告别》一书(即将出版)。发表多篇谈临终、死亡的文章:《面对绝症、临终、死亡,妈妈给我的启发和思考》;《你心目中最好的死亡是什么样的?——答读者问》;《告诉他——尊重患者自主权,还其重疾知情权和医疗决策权》;《死亡,也可以是平和理性的选择——我的英国婆婆选择了这样结束生命》;《我想改变中国人的死亡叙事——面对死亡,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哀悼逝者vs庆祝生命——东西方葬礼的不同意趣》;《陪伴母亲最后一程的思与行》;《死别,也可以满怀喜悦——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深情告白》;《死亡也可以是平和理性的选择》;《死亡也可以幸福美好》;《追忆亲爱的父亲》。
程瑜
程瑜,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双聘教授,中山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经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5-2016年度哈佛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学者。主持国际国内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9部。研究方向包括医学人文、老龄化和医学社会学、照护人类学等。
谢志毅
谢志毅,男,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重症医学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兼职: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心脏重症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北京健康促进会现代医院医疗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代表性成果:对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有深入研究,参加了“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重症患者右心功能管理共识”、“中心静脉压力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的编写和发布。参编《实用重症医学》、《临床血流动力学》、《重症血液净化》、《实用重症感染学》等专著。
靳凤林
靳凤林,男,清华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理论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全国党校系统首届党性教育精品课获得者,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长期担任中央党校省部班、地厅班、中青班核心课程主讲教员,主要从事生命伦理、政治伦理和比较伦理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1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研究工作,出版《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域中的生存伦理》《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追求阶层正义》《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等专著、教材18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3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刊物转载。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央党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雷爱民,男,《华人生死学》副主编。哲学博士,北京物资学院讲师,从事生死学、生死哲学、生命伦理学、生死教育等研究,完成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哲学与文化》(台湾)、《鹅湖》(台湾)、《伦理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知识与境界》、《死亡是什么》、《直面与超越》等著作;主编《中国当代生死学研究》、《秋叶静美:生死学丛书》等。系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发起和组织者之一,兼任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伦理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路桂军
路桂军,清华大学长庚医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华人生死学》副主编。工作领域包括慢性疼痛诊疗,盆腹会阴痛、癌痛管理、安宁疗护、周围神经痛、情绪相关疼痛 、生死教育等,出版著作《见证生命见证爱》。
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抗癌协和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肿瘤防治协会安宁疗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疼痛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股息与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盆底与盆腔疼痛学组委员。
趙可式
赵可式,女。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台湾安宁疗护推手。在台湾以四路并进的策略,推动安宁疗护,第一路服务,第二路教育,第三路政策与法律,第四路本土化的研究。
黎想
黎想,女,澳門鏡湖護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護理心理學、護理教育、生死教育、健康傳播。
學術文章:朱明霞,黎想 (2021)。生命如歌,攜手走過。創新與傳承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規劃與教學實務(紀潔芳 主編)。頁547-564. 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汤丽娟,朱明霞,王思琛,等. 长者机构专业人员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实施[J]. 卫生职业教育。
魏继红
魏继红,女,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叙事医学(生命叙事)和医学人文教育等。主讲《电影中的生死学》和《文学与医学导论》(生死观)等课程。《全国医学博士英语考试宝典》副主编;《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Rita Charon)译者之一;《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通讯编辑,《华人生死学》编委。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