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生死学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4(1):19-29,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4
    摘要:
    研究旨在讨论临终病人的反向关怀意识和行为。根据对146份访谈资料的分析,临终反向关怀涵盖临终者对家人的深切关怀,比如减轻家人的照护负担,或者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同时涵盖濒死之人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关怀,比如关怀医护团队和其他病友,或者提出捐献遗体器官、死后生态葬和从简治丧的要求。由此认为,临终者的反向关怀意识和行为可以作为临终关怀事业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4(1):30-40,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5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的慢病高发,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护生是安宁疗护高质量开展的生力军,如何培养护生安宁疗护认知素养及技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式,调研分析当前护生在安宁疗护的认知素养及从业意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解决建议。
    2024(1):41-60,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6
    摘要:
    在临终安宁疗护的临床研究中,尤其是在心理精神层面,自我感(sense of self)常被视为一个核心议题。然而,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且对理解临终心理有重要意义的概念——生命历史时序感(sense of life chronology),却鲜少被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临终阶段可能出现的紊乱,为研究临终过程中心理精神状态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作者在安宁疗护临床实践中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探索了生命末期患者的自我感与生命历史时序感的交互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针对临终生命历史时序感知紊乱的临床调适模式,旨在通过叙事性心理-心性调节,帮助患者重构生命历史的连贯性与时序感知流动性,恢复个体的心理-心性平衡,从而提升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心性福祉。
    2024(1):61-75,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7
    摘要:
    死亡意识无处不在, 渗透个体行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死亡反省是个体对死亡的一种积极应对心理, 是死亡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对死亡心理积极面的研究做出了较为统一的解释。已有少量研究揭示了死亡反省的积极效应, 这其中包括幸福感, 但在幸福感的大范围内, 以往研究并未探讨与死亡和生命关联较高的精神幸福感。精神幸福感是个人关于自我、社会生活、自然与超自然的幸福体验, 主要涉及个体存在感、生命价值与意义、内在平和、信仰等深层的主观体验。本研究通过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和存在性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解释了死亡反省对精神幸福感的促进作用。通过死亡反省个体从死亡聚焦于存在,存在不仅了强调时间平衡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存在性感恩的积极作用,死亡反省促进个体实现具有连续性、一致性与意义性的精神幸福。
    2024(1):76-82,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8
    摘要: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生死观念的建构问题渐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当代社会精神交往的重要方式,影像如何书写与传播生死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对大众进行生死观教育的实践效果。基于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文本分析发现,影像文本的生死观表述存在三重维度,即知觉维度、叙事维度和隐喻维度等。三重维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共现了生死观表达的具象逻辑,为大众生死观的型塑以及学生群体死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视觉媒介支撑。
    2024(1):83-91,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9
    摘要:
    西海固与银北地区虽同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但两地汉族民间丧葬文书受各种因素影响仍有较大差异。同样的祭祀对象,侧重点不同;同样的哀祭文体,风格不同;同样的祈祷祀告,范畴不一。就差异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活环境,有所不同;二是地域文化,差异明显;三是思想观念,断然有异。
    2024(1):92-105,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10
    摘要: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安宁疗护、缓和医疗等新兴理念逐渐在国内得到重视和推广。“死亡”这一传统禁忌话题正在经历着从被暗示到被言说的变化,死亡话语相关研究逐渐兴起。本研究聚焦安宁疗护医疗情境中医护人员的死亡话语素养,选取北京市某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所在医院为研究场景,通过社会语言学民族志研究方法,观察和收集疼痛科门诊医生与癌痛、老年患者之间的会话录音和录像。按照会话分析传统对数据进行转写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医护人员的死亡话语素养主要表现为出诊时与患者开展生命关怀谈话。语料分析进一步显示,医生通过实施“观点展示三步法”来开展生命关怀谈话,践行死亡话语素养。该模式呈现了在医患互动中由医生发出的三个行为序列:邀请患者展示观点、医生给出回应和评价,以及医生展示生命关怀观点。鉴于“邀请患者展示观点”是三步法中最重要、最基础,也最具有挑战性的行为,本文进一步重点论述了邀请患者展示观点的具体实施途径,详细阐述了直接邀请和间接邀请的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对探索医护人员死亡话语素养的提高、改进安宁疗护门诊医患沟通质量,以及从整体上推进生命关怀与教育的开展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2024(1):106-115,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11
    摘要:
    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探讨了语言与死亡之间的否定性关联,主要通过“声音”(Voice)这一概念来建立联系。他认为“声音”不仅是已存在的声响与未被理解意义之间的桥梁,更是语言生成的根本结构,因此体现了语言的否定性。在此理论框架下,“声音”的发生与消失与人的生存及其终结于死亡的沉默相似,呈现出与死亡相仿的逻辑结构。此外,“声音”的逻辑学维度进一步揭示了其伦理学意义:我们的语言寻求包含他者“声音”,并在此过程中接纳他者的死亡。
    2024(1):116-126,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1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死亡教育相关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揭示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 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自建库以来——2023年6月收录的死亡教育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Cite Space 5.8.3R3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评估其在作者、国家与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指标中的特征。结果 共检获相关文献438篇,死亡教育相关研究呈持续增长态势,美国是发表文献总数最多的国家;从关键词词频来看,全球死亡教育领域主要以医学生、护生、医护人员、癌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近几年逐渐扩展至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结论 近年来死亡教育相关研究仍是热点主题。未来可加强跨国家、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之间的合作,相互借鉴,开展本土化死亡教育研究,共同致力于大众积极死亡观的形成,做到“直面生死,春暖花开”。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3(1):104-113, DOI: 10.12209/j.hrssx.23060110
    [摘要] (103) [HTML] (416) [PDF 691.27 K] (750)
    摘要:
    全球每年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儿童数量持续增加,患儿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但我国目前在儿童安宁疗护领域开展的研究仍然有限,尤其在心理方面的关注度较低。本文在儿童安宁疗护的定义和疾病范围的基础上,对安宁疗护中患儿的心理变化特点分三阶段进行分析,并探讨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的相关对策。在面对死亡和病痛时,患儿的心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医疗过程、生活环境变化、死亡教育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使患儿出现害怕、恐惧、焦虑、悲伤、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在儿童安宁疗护中,应建立符合我国现状的本土化儿童安宁疗护服务,加强对患儿心理状况的关注,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干预方式,并给予患儿及照护者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善患儿心理状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23(1):17-28, DOI: 10.12209/j.hrssx.23060103
    [摘要] (391) [HTML] (1077) [PDF 548.10 K] (379)
    摘要:
    孔子对“生死”问题采取回避态度,深层之意是把重心放在对“生”的思考上,形成了敬始慎终的生死观。珍爱生命从自爱开始,保全身体,养护生命;重视生命价值,提倡孔颜之乐;在天命与人事关系中,强调知天命,尽人事;修身养性,超凡入圣,提升生命境界;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三不朽”,必要时“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中国人自古以来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道佛为辅的模式来解决生命信仰问题,当今青少年自杀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文化上说是由于割断传统文化,出现民族性精神危机的结果。我们要在反思现代教育缺失的基础上,构筑理想的生命教育理念,加强生命教育,珍爱生命之存在,提升生命之价值,创造生命之魅力。
    2023(2):1-13, DOI: 10.12209/j.hrssx.23120201
    [摘要] (455) [HTML] (379) [PDF 1.29 M] (348)
    摘要:
    目的:调查澳门小学教师的生命态度现状,进一步为澳门小学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命态度量表(Life Attitude Scale, LAS)对澳门230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澳门小学教师生命态度总体得分为292.48±30.33分,其中爱与关怀层面得分最高为56.07±6.37分,理想层面得分最低为43.52±7.06分;年龄、子女状况、职前教育类型、教龄在生命态度总分、理想、爱与关怀、死亡态度方面有差异(p<0.05);婚姻及健康状况在死亡态度层面有差异(p<0.05);宗教信仰、运动习惯及家庭氛围在生命自主层面有差异(p<0.05)。结论:澳门小学教师的生命态度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在理想层面不佳;低龄、无子女、职前教育为一般大学教育、教龄短的小学教师生命态度最为积极正向。
    2023(2):111-124, DOI: 10.12209/j.hrssx.23120209
    [摘要] (325) [HTML] (119) [PDF 1022.51 K] (333)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癌症患者对“生命意义”体验/认知,以期为更好地制定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干预方案和善终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香港大学学术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关于癌症患者对“生命意义”体验/认知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限制在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和整合。结果:经过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40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总结为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重新评估生活的价值。整合结果2:增强珍惜和感恩之情。整合结果3:寻求心灵上的平静和宁静。结论:提示我国癌症患者对“生命意义”有不同的体验,不仅需要关注到患者本身的生命质量,也需要关注到传统文化影响下,家庭、社会、宗教等对癌症患者生命意义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对死亡的态度的转变。医护人员应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其生命意义的需求,帮助其追寻生命意义,最终达到善终的目的。
    2023(2):31-44, DOI: 10.12209/j.hrssx.23120203
    [摘要] (233) [HTML] (124) [PDF 790.09 K] (326)
    摘要:
    “生前预嘱”是人们在意识清醒时预先表达在生命末期医疗和相关愿望的法律文件,目前在我国属于死亡话语新语类。本研究通过对华北地区8位老人的半结构化访谈,考察老年人对善终和生前预嘱的态度。研究结果显示,参访者认为善终是有亲人陪伴、安详、有尊严、没有痛苦的离去,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视角来看,参访者描述不得善终时采用了无谓抢救等物质过程和受折磨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评价方面,参访者对善终使用了在亲人陪伴下安详、有尊严、没有痛苦地离世等恰当性判断、愉悦性和满意性情感。对生前预嘱这种捍卫善终权利的手段,受访者认同其理念,并支持和拥护其推广活动,但填写生前预嘱的意愿则因人而异,主要受到能力和年龄以及机构因素影响。
    2023(2):149-162, DOI: 10.12209/j.hrssx.23120212
    [摘要] (310) [HTML] (177) [PDF 777.00 K] (320)
    摘要:
    借鉴国外“死亡咖啡馆”的形式,以“合作对话”为理论指导,本研究创立了“生命奶茶店”,举杯奶茶,共话生死。通过描述性质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了22名护理专业学生,组织了十次生命故事分享会,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了每次分享会的转录文档和回收的反思日记。本研究通过开创“生命奶茶店”,探索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生命认知。一方面,了解了护理专业学生如何解读生命,即珍惜生命、平等看待生命、热爱生命、寻求生命意义;另一方面,护理专业学生在认知生死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才能活好这一生,做到向死而生,即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追寻生活目标、秉持积极心态。总之,在“生命奶茶店”中,护理专业学生从中深入了对生命的认识,加强了对医学人文的理解;因此,“生命奶茶店”探索构建了契合中国内地本土化的护理专业生命教育的“第二课堂”。
    2023(2):45-58, DOI: 10.12209/j.hrssx.23120204
    [摘要] (239) [HTML] (113) [PDF 925.85 K] (31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基于Frankl意义治疗理论的生命意义干预对癌症患者灵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082例患者。结果显示,生命意义干预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命意义感(SMD=-0.24,95% CI:-0.40~-0.07,P=0.006)、灵性健康(MD=-0.32,95% CI:-0.48~- 0.15,P=0.0001)、绝望感(SMD=-1.39,95% CI:-2.53~-0.24,P=0.02)、抑郁(SMD=-0.82,95% CI:-1.61~-0.03,P=0.04);亚组分析显示,生命意义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SMD=-0.43,95% CI:-0.64~-0.23,P<0.0001)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提高实体肿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SMD=-0.60,95% CI:-0.88~-0.33,P<0.0001)。结论 基于Frankl意义治疗理论的生命意义干预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意义感、灵性健康,降低绝望感、抑郁水平,常规对照条件下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实体肿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2023(1):29-41, DOI: 10.12209/j.hrssx.23060104
    [摘要] (368) [HTML] (205) [PDF 463.64 K] (307)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实习生死亡焦虑在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死亡焦虑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湖南省36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中的PROCESS插件检验死亡焦虑的中介效应。结果:360名护理生的死亡态度偏向自然接受。死亡焦虑在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002)占总效应(0.016)的12.5%。 结论:死亡焦虑在护理实习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关注护理实习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焦虑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向的死亡态度。
    2022(1):1-2,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1
    [摘要] (258) [HTML] (386) [PDF 359.08 K] (300)
    摘要:
    “现代生死学”从傅伟勋先生提出开始,至今已走过近三十年光景,但是,生死学作为华人世界独特的学术研究,迄今为止仍未获得犹如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一样的学术地位和认可度,在中国内地,生死学更是少数学者在特定学科范畴之下从事的颇具个性的学术研究,总之,生死学尚未登上普遍承认的学术大雅之堂。回顾生死学从创立到其发展的三十年历程,中国台湾两位知名生死学专家钮则诚先生、尉迟淦先生可谓见证和亲历了台湾生死学的兴起与发展之过程,并且直接参与了台湾生死学的建构、台湾生死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和领导,亲自参与了台湾生死教育的研究与推广,对于两位前辈专家而言,生死学不光是他们的研究专业,更是他们人生实践与个人履历的精神内核。两位专家围绕生死学、尤其是华人生死学创立的缘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等,向我们系统地展示了新生的生死学经历的遭遇与真实处境。其中,对于生死学的独立学术地位,以及华人生死学的理论建构等遇到的质疑与问题,例如生死学是否应该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统一的、独立的学术研究部门,还是仅仅作为一种“虚学”、可各自表述、分途发展?这里面似乎存在着较大分歧。生死学到底应该谋求怎样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出路?如果生死学是华人地区的地方性知识,那么,它的共识性再强,也不可能超出华人文化而被更多的非华裔所承认,如此一来,生死学要成为独立的学科与现代学术体系的一脉就有相当大的难度。而当我们谋求生死学成为现代分科治学中统一的、独立的、完整的学科时,生死学应该研究什么、生死问题是否真的可以被人完全知晓等,这些问题又会成为十分棘手的难题。生死问题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生死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似乎又让我们难以简单地把某一种答案或者看法当成是唯一的生死学真谛。因此,在走向现代生死学的建构过程中,绝对主义倾向与相对主义倾向难免会成为某一种研究的底色或立场。如果现代生死学要成其为学,适当的绝对主义倾向,或者说趋向生死问题真理相关的系统研究仍然是它走向学术独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在探索生死问题的真理之时,适时承认任何学问都是建立在探索者信奉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观底色之上的,那么,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结论就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重要的是,不同学者都可以就一些共性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答案,而最终人们选择相信什么,这取决于许多因素,而真理性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23(2):139-149, DOI: 10.12209/j.hrssx.23120211
    [摘要] (177) [HTML] (144) [PDF 655.53 K] (297)
    摘要:
    中青年患者处于生命终末期时,因处于家庭核心位置,其本人和家庭成员通常会有非常深刻的心理痛苦和哀伤情绪。本文以两例青年患者的安宁疗护陪伴为主要案例,结合临床其他患者,观察到不同家庭亲密关系对患者灵性痛苦的影响。处于滋养型亲密关系的患者,对心性关怀的需求以情感诉求为主;而处于消耗型亲密关系的患者,更渴望寻求超越现实的天人关系或宗教关怀需求。
    2022(1):36-47,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4
    [摘要] (657) [HTML] (292) [PDF 696.66 K] (296)
    摘要:
    害怕死亡是常见的人类心理现象,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是其中两种比较常见的情形。 死亡焦虑通常与人的价值观以及个人信念受到死亡威胁或颠覆有直接关系。死亡恐惧是由于受到了死亡相关事物、事件等具体对象的刺激,从而即时引起了剧烈的恐惧心理和不适感等状况,它常常伴随着身体的僵硬、冒冷汗、躲避等生理反应。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不同,无论是二者的性质、害怕死亡的程度、各自害怕的对象,还是它们存续的时间长短、以及与令人感到害怕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不同的。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概念的进一步厘清和区分,是为了深入研究死亡焦虑问题、区分死亡焦虑的不同类型,以及寻找平息死亡恐惧的方式、建构缓解和转化死亡焦虑的方法。
    2023(1):5-16, DOI: 10.12209/j.hrssx.23060102
    [摘要] (273) [HTML] (509) [PDF 594.51 K] (295)
    摘要:
    本论文旨在经由佛教“剎那生灭、了生脱死”的思想,进一步以阐明“佛教的生死学”并运用于吾人所处的实况,指出生死学思维的重要。首先,我们由“了生脱死”进入论题,因之而引用“网际网络”之比喻而指出一念生灭与业识的牵引,深入探析,并阐明“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的道理。再者,人之心念,出入无时,莫知其向,吾人当化念归意,转意回心,致心于虚。穿透一切语言的限制与权力、利益的纠葛,我们才能进到实存的境域,去领受智慧之光,而生命真正定准就在剎那生剎那灭,当下慈悲唤醒生之意义来。这须由“戒、定、慧”的修行体悟,才能豁显生死安顿的意义。
    2022(1):83-94,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8
    [摘要] (323) [HTML] (330) [PDF 775.09 K] (288)
    摘要:
    本文以安宁疗护为例,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聚焦“语类”,提出“语类场”、“语类化”等概念,在对这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其与社会学家P.Bourdieu所言“惯习”联系起来,阐释了这些概念在中国大陆安宁疗护中的实际呈现,并讨论了安宁疗护语类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场域的要素及其关系。
    2022(1):144-165, DOI: 10.12209/j.hrssx.22120112
    [摘要] (303) [HTML] (233) [PDF 720.92 K] (282)
    摘要:
    目的:对乳腺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探讨死亡在乳腺癌幸存者长期生存的意义,为提高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为乳腺癌幸存者长期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乳腺癌幸存者主要生活现状及有效干预措施。结果:目前乳腺癌幸存者常见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生理症状、心理困扰和社会问题三个方面。常见的有效干预措施包括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和社会支持。结论:目前国内针对乳腺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较少,建议进一步开发干预措施,发展乳腺癌幸存者自我管理,提供高质量社会支持,明晰乳腺癌幸存者死亡与生存意义,提高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
    2022(1):74-82,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7
    [摘要] (434) [HTML] (222) [PDF 702.83 K] (282)
    摘要:
    抗战悼亡诗歌中的创伤体验丰富而真实,既有个人的创伤体验,也有群体的创伤体验。在完形心理的作用下,人们普遍追求民族国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现实中的残缺与理想中的完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催生出民族国家生存的焦虑感。在对“是谁造成了我们的创伤?”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归因中,诗人为民众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对敌人的仇恨心理激发了民众普遍的民族情感。
    2023(1):42-56, DOI: 10.12209/j.hrssx.23060105
    [摘要] (362) [HTML] (572) [PDF 517.83 K] (273)
    摘要:
    死亡反思指由直面死亡引起的关于生死的深度反省和审视。区别于死亡焦虑、恐惧等情感反应,死亡反思更接近于一种认知状态,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思考。无论现实案例,还是实验室研究,都显示了死亡反思会导致个体选择坚定而真诚的生活,获得成长。情感合理性假说、双重存在系统和创伤后成长模型分别从情感反应、认知加工和心理适应角度阐述了死亡反思何以带来成长,为深入研究死亡反思的心理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最后,本文强调:生与死不能割裂开来,厘清死亡反思带来怎样的成长以及如何带来成长,是为了呼吁过一种“品尝死亡”的生活,从而“向死而生”。
    2023(2):83-100, DOI: 10.12209/j.hrssx.23120207
    [摘要] (277) [HTML] (389) [PDF 823.08 K] (273)
    摘要:
    马来西亚华人基本保持明代以来儒家殡葬传统,重视继承《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的由殡而葬、由葬而祭,由白事转红事。这是以系列礼俗规范,完成家属亲友理性和感情交融的历程,由感受先人哀荣的节哀顺变,提升对先人音容宛在的纪念,圆满死者精神回归家庭/家族/社群生活,成为后人叙事的历代祖先或先贤英烈。因此,一切纪念的场所,延续着先辈的人间生命意义,即是逢年过节延续着生者与死者历史文化对话的公共空间,成全承载精神文明的慎终追远,从而印证民族情怀之于地方开拓主权,真实不虚。
    2022(1):63-73,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6
    [摘要] (584) [HTML] (303) [PDF 675.49 K] (265)
    摘要:
    作为人生礼仪的丧祭礼是儒学体系中应对死亡问题的根本资源,是实现逝者善死的“送死”之法。在魂魄生死观的基础上,丧祭礼中既有饰形、藏形之礼,又有安魂之节:前者旨在防止逝者遭受生者厌恶、他物侵食,具有维护逝者尊严的作用;后者意在逐步接引逝者魂灵入庙,从而为其提供归依。此外,丧祭礼又是逝者超越死亡的凭借。其一,丧祭礼是逝者向世人呈现自身价值追求的最后环节,遂在“终始俱善”理念下,它成为逝者成就精神生命、保持君子之名的必要手段;丧祭礼在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也倒逼逝者生时立德。其二,丧祭礼还依靠“外界监督”“礼仪设置”“生者的超越性需求”等方面,督促生者牢记逝者恩情,从而使逝者价值在家族繁衍中得到延续。
    2023(2):70-82, DOI: 10.12209/j.hrssx.23120206
    [摘要] (179) [HTML] (173) [PDF 595.80 K] (265)
    摘要:
    自杀预防,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可以是自杀预防守门人(gatekeeper)。无论是一般民众、技术救助者(如消防、警察等)以及专业助人者(医护、社工或心理咨询人员)等都应具备基本的自杀预防能力。本文依据学者专家的文献报告,综合列出守门人应具备的18项基本知能,包括:自杀预防基本态度、自杀预防基本概念、区辨自杀与自残之异、厘清自杀迷思与事实、三级预防的概念与实务、自杀危险因子与保护因子、助人的同理心技巧、自杀沟通的基本技巧、正确的自杀评估、安全的保证、后续追踪、熟悉资源管道、能转介资源、防护网中角色定位、自杀伦理规范、关怀自杀者遗族、保持身心健康与自我照顾。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